4月13日上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中国好人、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宜昌市委党校退休教师陈人海同志来党校为全校师生作先进事迹宣讲报告,他以《信仰的力量》为题,从新旧社会的对比,铸就了人生起点;坚定理想信念,彰显信仰力量;著书立说写丹心,传播中国好声音;不忘初心跟党走,传承“一心向党”好家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五个方面讲述了他一生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一心向党”的经历和感悟,朴实真挚的讲述,为我们上了一堂有教育意义的党课,让我的内心充满感动和震撼,他坚守信仰的榜样力量,将成为我今后学习工作的动力和方向。
信仰是一面旗帜,引领我们不懈追求。新旧社会两重天,儿时的苦难经历,他深刻体会到“衷心感谢共产党,立志一生立党恩!”,这也成为他一生坚守的信仰,心中的旗帜。1958年,他在宜昌一中读高中开始递交了他人生第一份入党申请书,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党。在武汉大学政治系学习期间,他聆听了李达校长等革命先辈的教诲,让他更坚定了对党的信仰,他每年积极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21年的执着追求,在不惑之年光荣入党。他至今还保存着40份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底稿,他坚定的信仰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次精神洗礼,更是在我们心中树立旗帜的方向。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持之以恒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升政治站位、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工作中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信仰是一种担当,给予我们奋进力量。陈人海同志大学毕业后,放弃了优越的苏杭工作,主动申请到黑龙江艰苦地区劳动锻炼,经受住了吃粗粮的生活关,天寒地冻的气候关、艰苦的劳动关的考验。他在大庆油田架设电话线,在邮电学校政工科做文字工作,同时也兼做政治教员,发挥他的专业优势,他结合实际讲理论,赢得师生的好评。调回家乡宜都工作后,先后在宜都一中、二中当政治老师。在宜昌市委党校工作期间,他坚持开展党史党建研究,12年的党校干部教育中,发表、入选多部理论科研论文和参编书籍。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陈人海同志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我们要以陈人海同志为榜样,立足于岗位职责,脚踏实地,勤奋苦干,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主动担当作为,把责任扛在肩上,掌握开拓创新本领,不断提升工作质效,进一步增强担当责任意识,为“汉襄肱骨,神韵随州”建设作出自己贡献。
信仰是一份坚守,砥砺我们不忘初心。陈人海同志退休后,全身心投入研究和写作,他克服帕金森症和癌症的病痛,用20年时间写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特别有力量》106万字手稿,在建党九十周年前夕,这部基层党史党建专著正式出版,他说“我想用自己特殊的人生经历证明中国共产党特别有力量”。他为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编写《知心集》,他认为阐明中国共产党特别有力量是一个老党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担当,也是一个老年人必须传递的中国好声音。陈人海同志家有5名党员,他言传身教,全家传承着“一心向党”的好家风,“我的愿望是子子孙孙都听党的话,世世代代都做党的人。”他对红十字会提出申请,死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医疗事业。他用信仰点燃“峡江红烛”,用生命谱写党的赞歌,坚守自己对党的信仰,践行“一切都给党”的承诺。我们要始终牢记入党初心,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规矩意识,恪守艰苦奋斗的作风,传承优良传统,提高党性觉悟,自觉做到标准不减,本色不变。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要学习陈人海同志坚定信仰,忠诚于党的政治品质,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职业道德,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开启十四五规划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实践,踏实工作,主动担当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市直科级干部进修班学员 陈丹)